|
馬慶剛的“執法擔當”來源:抖音紅二連老兵作者:抖音紅二連老兵瀏覽數:2370次
記者:陳文倩 實習記者:趙夢潔 通訊員:孫嘉陽 他以“為民、務實、勤勉、盡責”的品質立足本職工作, 恪盡職守;他曾榮獲首屆“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先進個人”稱號,榮立“個人二等功”;他腦子裝著新區生產加工企業“地圖”,大小廠房逃不過他的“火眼金睛”。 他叫馬慶剛,原雄安新區應急管理局安全生產執法組組長。 正在企業檢查的馬慶剛 動真碰硬嚴執法 “你們今天如果敢拆,我就死給你們看!”一名男子情緒激動,站在一座簡陋老舊的加油站前大聲喊道,說完就擰開汽油壺蓋,準備淋在自己身上…… 2019 年的一天,馬慶剛接到群眾舉報:志華加油站持續非法經營,無人管控。馬慶剛立即著手調查,發現這家加油站經營許可在十年前就過期,目前手續不全,加油站也早已不符合安全距離規定,離居民區門口不足十米。 馬慶剛意識到這次碰上了“硬茬兒”,他協調各方制定好執法計劃,考慮到可能發生的危險情況,還安排了后備救援隊伍做保障。 雄縣分管安全的副縣長、公安局執法人員、特警都趕到了現場。 雙方對峙著,見加油站負責人情緒激動,馬慶剛先安撫著他的情緒,說道:“你這個加油站旁邊這么多村子,又在居民樓旁邊,如果發生意外爆炸了,會殃及到多少個家庭、多少條無辜的生命,你自己也有家人,不是嗎?” 聽到家人時,負責人眼神閃爍了一下,情緒稍有緩和?!翱赡銈儸F在就是在要我的命,沒了加油站我靠什么活?”負責人絕望地吼道。 “一個大活人干什么不能掙錢啊,非得干這么危險的事,你的營業執照已經過期十年了,現在是無證經營,根據國家規定是要判刑的?!瘪R慶剛說到判刑時,負責人明顯一怔,恍惚間似乎在想些什么。 馬慶剛給特警使眼色,讓他們從后方慢慢靠近。 “但是,如果你現在配合我們工作,我們一定會重新考慮的?!瘪R慶剛繼續引導著,使負責人放松警惕。 經過馬慶剛不斷勸說,負責人的情緒逐漸穩定,但還是沒有想要放棄。當他還沒有意識到拿著汽油壺的手已經慢慢放下的時候,特警人員迅速行動,將其從背后控制。 志華加油站最終被依法取締,相關人員也受到了處理。而所謂的“汽油”其實是水。 同年7月,接到群眾舉報,十里鋪龍洋包裝制品有限公司非法儲存經營汽柴油。 馬慶剛來到非法經營場地。這是一個包裝廠,大鐵門緊鎖著,確定內部無人后,他繞到側窗旁破開窗戶獨自進去取證??諘绲墓S絲毫沒有機器作業的跡象,一個儲存量相當于一個一級加油站的柴油罐放置在空地上,雖說有心理準備,但馬慶剛還是被這個“大家伙”震驚到。冒著隨時被發現的危險,他拍下了收款碼及售賣價牌等違法經營的有效證據。 第二天,馬慶剛帶領執法人員再次來到現場。 “龍洋公司涉嫌非法儲存、經營汽柴油,我們將依法對此地進行查封?!眻谭ㄈ藛T嚴肅地說。 “你們有什么證據,憑什么封!我沒有售賣,這些油是我們自己家存著用的?!苯洜I人早已把二維碼藏了起來,他深信對方拿他沒有辦法。 馬慶剛將手機照片舉到他眼前,鐵證如山,對方再沒了話。 2019年,在危險化學品行業領域,馬慶剛共計檢查企業104家次,發現問題隱患351項,行政處罰27.7萬元,摸排非法經營、儲存成品油行為30余起,打擊取締非法加油站點20余處,對非法儲存、經營成品油行為產生巨大震懾,徹底斬斷了非法利益鏈條。 除了違法違規營業,馬慶剛還在規定工作時間外暗查暗訪,在新區各街角工地巡查蹲守,有時候一待就是半夜, 采集了大量流動車輛違規加油加氣亂象的證據,并找到專家組展開研究,出具了一份非法流動售氣售油營運情況的報告,推動了新區行業監管部門組織開展油氣市場“打非治違”專項行動。 跑遍新區心病除 馬慶剛一直以來都有記錄工作日志的習慣,來新區工作4年,已經累積了厚厚的七本工作日志。 “2017年8月29日,工作第一天,了解新區應急管理局主要職能,構思新區安全生產工作職能,盡快摸底三個重大危險源……” “2017年10月15日,今天在晾馬臺一家小紡織廠又吃了閉門羹,新區這樣的‘三合一’小加工廠太多了, 大多缺乏安全意識,根本管不過來……” 來新區后不久,馬慶剛的心中就有了一個“心病”,新區里隱藏了不少“三合一”小廠,這也是他2017年到2018年工作日志中提到最多的。 2017年10月15日,馬慶剛到晾馬臺鎮摸排鄉鎮安全情況,他來到劉合莊村一戶村民家中,看見一樓客廳擺放著兩臺紡織加工機,地上到處是碎布料和堆砌的衣服,凌亂不堪。就在距離機器不遠處的廚房,放置著一個15公斤重的液化石油氣瓶,一個鐵質的狹窄扶梯連接著二樓一間小小的臥室,且沒有窗戶。 “液化氣瓶旁邊放置衣物布料非常危險,容易發生火災事故,可以裝個架子將布料分類放好,不要隨意堆置。再配備一個滅火器,以備不時之需?!瘪R慶剛直指問題。 “我們這兒從來沒起過火,你是希望我們出事兒還是想干什么。我們小本生意不賺錢,沒有心思管這些?!睉糁骼蠀呛敛活I情,下了“逐客令”。 吃了閉門羹的馬慶剛并沒有灰心,他一直放心不下, 又去了第二次。 “吳大爺好啊,我又來了。上次讓您整改沒有別的意思,不是讓您為了花錢而花錢?!瘪R慶剛面帶笑容。 老吳不為所動。 “這些措施主要是為了您和您家人的安全。咱們這種吃住和生產都在一起的地方比較特殊,叫做‘三合一’場所,有很大安全隱患?!瘪R慶剛向老吳講述著“三合一”場所的火災事故案例。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我一定改?!崩蠀遣荒蜔┑卮驍囫R慶剛。 一個月后,馬慶剛第三次來到老吳家,一進門就感覺到了變化:地上散亂的布料已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墻邊兩排高高的置物架,整齊分類堆放著處理好和未處理的布料。 但是,依舊沒有裝滅火器。 “吳大爺,您是不是有什么困難?是沒錢買還是不知道買什么樣的滅火器?我真心不想看到火災發生,不想居民受到傷害……”馬慶剛真誠地說。 老吳拍了拍馬慶剛的肩膀:“小伙子,我也看出來了,你是真心為我們好。我今天肯定買,安全才是最重要的?!?/span> 來來回回,馬慶剛漸漸和這些村民成了好朋友,有時候村民們有不懂的安全問題也會找馬慶剛,他也總是樂此不疲。 新區紡織業發達,除了一些大企業外,這類“三合一”小廠非常普遍,點多、面廣、量大、隱患多,安全生產狀況堪憂。在馬慶剛檢查的“三合一”小廠中,最遠的距離局里有50多公里,他依舊是一遍又一遍地來回跑。有一次,他到安新縣劉里莊鎮一個村檢查,到村口發現正在修路,無法通車,而村四面環水,只有一條路可以進,這段路,馬慶剛步行走了一個多小時。到了村里他又挨家挨戶查訪,晚上回到家,腳上磨出了好幾個大水泡。 這些辛苦在馬慶剛看來不足掛齒。四年間,他“跑”了近十萬公里。 應急救援添“雄風” 2018年5月15日晾馬臺鎮辛莊村一海綿廠失火,室內堆積的大量海綿易燃物導致火情迅速發展,所幸員工發現及時無人傷亡。消防隊員滅完火,海綿廠只剩了骨架。馬慶剛意識到應急救援是個大問題,如果火災發生在“三合一”小廠,村民能否及時發現并自救?能否保證無傷亡呢? 馬慶剛通過走訪調研得知,晾馬臺鎮十公里內沒有專業的救援隊,最近的救援隊出警時間需要7到10分鐘。對于“三合一”小廠來說,最佳救援時間在3分鐘之內。 馬慶剛還發現,新區應急救援隊伍看似很多,但他們各自為戰,人員裝備分散,能在3分鐘內到達救援現場的專業救火隊伍幾乎沒有。 于是,馬慶剛萌生了創建一支新的救援隊伍的想法。怎么能做到和專業救援人員一樣,有良好的應對事故 緊急救援的能力?怎樣能在義務救援的同時,解決生活保障及收入?除了人力之外,怎樣依托高科技手段實現快速救援? 馬慶剛尋找不同領域專家,帶領專家組廣泛開展社會調查,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論證。 最終,人員構成以參加過國際維和、國內國際地震災害緊急救援等重大應急救援活動的轉業軍官和優秀士兵為主,沒有當過兵的社會人員進入必須像新兵入伍一樣, 經過嚴格的軍事化訓練,并接受安全相關的專業培訓。 馬慶剛又到各個企業拉贊助,協調適合進鄉村的小型消防車、摩托車,以及隊服、防護服等裝備。 一支由30人組成,反應快速、技術性強、功能多樣、自供自養的綜合應急救援隊伍創建而成,取名“雄風救援隊”。他還積極推進智慧消防建設,給每戶居民安裝上智能煙感,在晾馬臺鎮先行設立了監測駐扎地,利用系統實施監測。自從雄風救援隊駐扎晾馬臺,從接到智能煙感警報到抵達現場只需3分鐘,晾馬臺也再沒發生過大火災。 今年9月,馬慶剛從雄安新區調回了省應急管理廳, 但在新區的這段經歷,給他的履歷增添了一抹亮色。馬慶剛在雄安新區工作日志上的最后一頁寫道:“安全生產工作,始于夢想,基于創新,成于實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