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集團軍某旅無人機連二級上士薛曉龍——
安全飛行的“定海神針”
■李 燦 付俊振 解放軍報特約通訊員 楊開明
中原腹地,一場紅藍對抗演習激戰正酣。第82集團軍某旅無人機連飛控手、二級上士薛曉龍操控無人機,聚精會神地搜索目標。突然,儀表盤電壓突降,顯示屏上的回傳圖像畫面瞬間消失。
指揮車內,官兵們面對突如其來的情況一時不知所措,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了薛曉龍。再看薛曉龍,他雖然也是眉頭緊鎖,但還是冷靜地向上級報告情況,然后對可能出現的故障展開排查。
結合以往飛行經驗和當前無人機異常情況,薛曉龍判斷極有可能是機載發電機故障。機載發電機是無人機的“心臟”,一旦停止工作,只能依靠備用電池組續航20余分鐘,如果在此期間未能成功降落,無人機將脫離操控而墜毀。
情況緊急,薛曉龍立刻發送指令,將無人機調轉航向,同時觀察儀表示數和信息參數,全力挽救無人機。
當遠處傳來無人機轟鳴的馬達聲時,指揮車內爆發出陣陣歡呼聲。下降高度、成功開傘、平穩落地,眾人心中的石頭終于落了地,而薛曉龍的作訓服也被汗水濕透……
其實這不是薛曉龍第一次成功處置險情,了解他的戰友都知道,只要有他在,無人機安全飛行就有保障,久而久之,大家都親切地稱他為連隊安全飛行的“定海神針”。作為飛控手,薛曉龍不僅精通地面站所有專業,連飛行器相關專業也能夠熟練掌握。
去年,廠家對該型號無人機進行軟件升級,但升級后的無人機出現導航地圖不能使用的問題。面對這一新情況,工廠專家也未能給出行之有效的處理意見?!叭魏卫щy都能被解決,任何難題都能被攻克!”薛曉龍隨即拿著教材和說明書一頭鉆進了指揮車內。分析軟件配置和參數、摸索導航地圖制作方法、測試軟硬件兼容程度……兩天兩夜,廢寢忘食,薛曉龍最終成功破解了這個難題。在集訓結業班組比武中,他帶領本班以高分奪得團體金牌,同時個人也被評為“優秀教練員”。
今年以來,該旅結合主戰裝備信息化改造升級,賦予新型偵察力量新的課題研究任務。薛曉龍得知消息后,主動申請加入課題研究小組,探索創新無人機戰法訓法。同時根據無人機經常配合多軍兵種偵察的實際,在新課題中引入聯合作戰要素,讓官兵在訓練中培塑體系作戰思維,推進戰訓耦合。就在前不久,新課題研究已形成初步成果,多型主戰裝備實現了多端聯動的信息化技術升級,但薛曉龍沒有松勁,他正和戰友們快馬加鞭進行攻關,爭取以新的突破迎接黨的二十大召開。